首页汉语词典三尺童子三尺童子的意思
sānchǐtóng

三尺童子


拼音sān chǐ tóng zǐ
注音ㄙㄢ ㄔˇ ㄊㄨㄥˊ ㄗˇ

成语解释 三尺童子

三尺童子

词语解释

三尺童子[ sān chǐ tóng zǐ ]

⒈  谓小儿。亦作:三尺童蒙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小儿。

唐 韩愈 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乘其力衰,三尺童子,可使制其死命。”
宋 胡铨 《上高宗封事》:“夫三尺童子,至无知也,指犬豕而使之拜,则怫然怒。”
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减头绪》:“三尺童子,观演此剧,皆能了了於心,便便於口。”
亦作“三尺童蒙”。 《三国演义》第四三回:“虽三尺童蒙,亦谓彪虎生翼,将见 汉 室復兴, 曹氏 即灭矣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三尺童子"的意思解释、三尺童子是什么意思由阿吉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众人见一个七尺肥女,故作媚态,向一个三尺童子求欢,大都忍俊不禁。

2.‘以后凡我大明子民,遇到江阴之人,哪怕是三尺童子也要跪拜。

3.同样的车驾来此迎接先皇时的情景,至今三尺童子尚会吟诵当年的歌谣:“车班班,入河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