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uàng

旷达


拼音kuàng dá
注音ㄎㄨㄤˋ ㄉㄚˊ

繁体曠達
词性形容词


旷达

词语解释

旷达[ kuàng dá ]

⒈  心胸开阔乐观。

时人贵其旷达。——《晋书·张翰传》

broad-mined; bighearted; show deep understanding;

引证解释

⒈  开朗,豁达。多形容人的心胸、性格。

《晋书·裴頠传》:“处官不亲所司,谓之雅远;奉身散其亷操,谓之旷达。”
宋 叶适 《朝奉黄公墓志铭》:“天性旷达,不作疑吝;推己利人,不自封殖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六:“﹝ 沉灿若 ﹞是 嘉兴 有名才子,容貌魁峨,胸襟旷达。”
郭沫若 《李白与杜甫·李白的家室索隐》:“李白 是那么旷达的人,为什么一说到子女便那么伤心?”

国语辞典

旷达[ kuàng dá ]

⒈  心胸豁达。

《晋书·卷九二·文苑传·张翰传》:「时人贵其旷达。」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一六》:「容貌魁峨,胸襟旷达。」

豪迈 豪放 豁达 宏放

褊狭

分字解释


※ "旷达"的意思解释、旷达是什么意思由阿吉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诗人以酒祭月,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,更表现了自己壮心未泯,夙志犹存,诗人内心虽有苦闷傍徨,但是思想还是乐观旷达、昂扬向上的,所以该词词风气势磅礴,雄壮豪放。

2.乐观是失败之后的镇静;乐观是平凡中的旷达;乐观是挫折后的不屈。

3.所谓名士风流,不过是现实挤压下的故作旷达,或者不过是故弄玄虚的纵欲无度。

4.向吴亭东千里秋,放歌曾作昔年游。青苔寺里无马迹,绿水桥边多酒楼。大抵南朝皆旷达,可怜东晋最风流。月明更想桓伊在,一笛闻吹出塞愁。

5.烹浮生偕饮下入口味旷达,半痕月不记差绪尽平生闲话,风来袖间拨书页偏手泼旧茶,千秋作青烟散换一簇新雪满枝桠。乘物游心

6.读书,是赏心悦目,陶冶情操;读书,是走进先哲,聆听教诲;读书,是体验鸟语,感受花香。它让我感受那“醉卧沙场君莫笑”的悲壮、“断肠东风落牡丹”的凄凉、“也无风雨也无晴”的旷达。

7.很喜欢苏的这首词,好仰慕这样笑对苍茫,旷达开朗,胸襟坦荡,于是想到写这个文。

8.打开窗户,清新的芬芳随着泥土的飘香扑面而来,那意蕴仿佛诗歌般凝练优雅。我要三分易安的婉约,三份东坡的豪迈,三分陶潜的淡泊,三分李白的旷达,三分纳兰的心绪,凑成何等的惬意,再来倾听这自然的雨声。

9.打开窗户,清新的芬芳随着泥土的飘香扑面而来,那意蕴仿佛诗歌般凝练优雅。我要三分易安的婉约,三份东坡的豪迈,三分陶潜的淡泊,三分李白的旷达,三分纳兰的心绪,凑成何等的惬意,再来倾听这自然的雨声。

10.很多名词都由那时产生,比如什么旷达不羁、面如皓月、猖狂、不修边幅之类,不胜枚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