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刍荛之见刍荛之见的意思
chúráozhījiàn

刍荛之见



刍荛之见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刍荛:割草打柴的人。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。

出处《诗经·大雅·板》:“先民有言,询于刍荛。”

例子但军旅之事,容当陆续奉献,刍荛之见,供将军斟酌可否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三十七章)


基础信息

拼音chú ráo zhī jiàn

注音ㄔㄨˊ ㄖㄠˊ ㄓ ㄐ一ㄢˋ

繁体芻蕘之見

感情刍荛之见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宾语;用于自谦。

近义词刍荛之言

反义词远见卓识

英语my rustic remarks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刍荛之见的意思解释、刍荛之见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以文乱法 文:指儒家的经典。引用儒家的经典,非议国家法令。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,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。
僧多粥少 和尚多,而供和尚喝的粥少。比喻物少人多,不够分配。
居重驭轻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。
空穴来风 穴:洞、孔;来:招致。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。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;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。
防患于未然 患:灾祸;未然:没有这样,指尚未形成。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。
恶衣恶食 恶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
乌合之众 合:聚合;众;许多人。比喻临时杂凑的、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。
以权谋私 以:凭借;权:权力;权势;谋:谋求;谋取;私:私利。凭着权利谋取私利。
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
不僧不俗 僧:指和尚。指不三不四,不伦不类。
争先恐后 争着向前;唯恐落后。
志在千里 形容志向远大。
辞简意足 简:简要;足:充实,完备。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。
自食其果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。形容自己做坏事;自己受害。
有权有势 势:地位和权力。既有权力,又有地位。
不治之症 治不好的病、绝症。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、错误。
作壁上观 壁:壁垒;营寨周围的高墙。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。比喻从旁观望;置身事外。
饭囊酒瓮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
钿合金钗 钿盒和金钗,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。
理直气壮 直:正确、合理、充分;气壮:气势旺盛。理由正确、充分;说话的气势就很盛。
欺人自欺 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
迫不得已 迫:逼迫;已:停止;结束。逼得毫无办法;不得不如此。
奋起直追 奋:鸟类展翅起飞。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;振作起来;一股劲地赶上去。
束身受命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
福善祸淫 指行善的得福,作恶的受祸。
忘乎所以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;作出不适宜的举动。乎:古汉语虚词;无词汇意义;所以: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。
轰轰烈烈 轰轰:像声词;形容巨大声响;烈烈:火焰盛燃的样子。形容声势浩大;气势雄伟。